您好!欢迎来到苏州老龄产业网~

手机站

App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孝老爱亲 > 孝老爱亲家庭

美善胡敬花孝老爱亲 用瘦弱双肩扛起贫病之家

所属分类:孝老爱亲家庭 阅读次数:1644 发布时间:2024-05-31

家中3个病人、一双年幼儿女,丈夫突然去世,她用瘦弱双肩扛起贫病之家——

美善胡敬花,孝老爱亲感动乡邻

                                                  

胡敬花照顾患病的家人。 本报通讯员 张兴荣供图

浦口区第四届“美善浦口人”评选活动正在进行。11月15日,共有20人进入候选名单。其中,有助人为乐的老党员滕衍富,每逢寒暑假义务为社区留守儿童授课;有见义勇为的公安民警刁梁,帮助车祸妇女,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有敬业奉献的方学生,入伍16年,参加灭火救援1700余次;有孝老爱亲的胡敬花,30年来,精心照料患有精神疾病的婆婆和小叔子,丈夫去世之后,用瘦弱的肩膀扛起贫病之家,她的事迹在浦口传为美谈。

“丈夫不在了,我还是妻子;孩子的爸爸不在了,我还是母亲;婆婆的儿子不在了,我还是儿媳妇;小叔子的哥哥不在了,我还是嫂子!”胡敬花说。

嫁到一个特殊家庭

胡敬花是浦口区星甸街道九华社区村民,年轻时与木匠杨瑞红结婚。公公去世后,家里还有婆婆、两个小叔子,3人都有精神疾病。婚后4年中,他们添了一儿一女。

就是这样一家七口,小的小,病的病,经济条件又不好。但胡敬花勤劳乐观,她不仅种田、做家务,还经常挤时间去丈夫的工地打零工挣钱。

她特别节省,家里鸡下的蛋都很少吃,留着到集市上卖钱。一次,丈夫在集市上买了一些猪肉并花了一块钱加工成绞肉,她听了不高兴:“为什么要浪费这一块钱呢?我可以用刀剁成肉馅的。”

她对家人很好。每次上街都给小叔子带好吃的。每到过年,她都亲手给他们织毛衣、做鞋子,懂事的二小叔子也把这个漂亮的嫂嫂当成亲姐姐。可天有不测风云,二小叔子工作到第三年,因为与城里一位姑娘恋爱分手,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一定要治好二小叔子的病。”她对丈夫说。她拿出家里仅有的一万多元积蓄,带着二小叔子四处求医。

“生活哪能平平坦坦,遇到沟沟坎坎我俩一起扛。”她总是这样开导苦闷中的丈夫。

更大灾难向她袭来

2013年冬,丈夫去医院检查,竟然查出右肺小细胞癌。那段日子,她每天奔波几十里路,医院陪护丈夫,家中照顾婆婆,不足一百斤的她又瘦了10多斤。为丈夫治病,家中又欠下10多万元债务。但丈夫还是去世了。

“丈夫走了,我的天塌了,但有我在,这个家不能散,我不能垮。”她说。几天的痛不欲生,几天的泪如雨下后,她挺直腰杆。

两个孩子都懂事,女儿考取了大学,想给妈妈分担压力,主动提出要放弃学业打工赚钱供弟弟上学。16岁的弟弟也说,自己是家里的男子汉,要苦钱养家,让姐姐上大学。

她抱着两个孩子痛哭:“你们都要好好完成学业,为娘的心才能安,爸爸在天之灵才能安息。”

除了干好保洁工作,她一有时间就到附近工地拎泥桶做小工。村民家中、田头需要招外包工的活,她不分白天黑夜,只要能挣钱全做,想方设法还债养家。可是,智障的婆婆和两个小叔子惹事不断。一次,她看护好两个小叔子后,婆婆不知道怎么溜到门外,见到在家门口拖垃圾的环卫工上去就揪扯头发。不远处的她看到后立即上前劝阻,可是婆婆就是不放手,她跪下求婆婆不能打伤人,“我们家没有钱赔人家,要打就打我吧。”婆婆向着她后背就是两拳。尽管是70岁的老人,可打在清瘦的她身上还是很重,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只要不伤到别人,不赔钱,疼在我身上我也认了。”

政府帮她渡过难关

在她最困难的日子里,浦口区政府相关部门、星甸街道民政办和九华村的干部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浦口区环保局主动与她家结对帮扶,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都由环保局干部资助。新农村建设房屋出新整治期间,街道把她家纳入重点扶持对象,房屋出新,家里门窗安装均由帮扶单位支持。九华村妇联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去她家中看望,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街道和村里还商定,由街道、村两级出资,把二小叔子送到精神病康复中心寄养,大小叔子安排到附近街道养老院寄养。

如今,女儿大学毕业后有了工作,她和75岁的婆婆生活在一起,丈夫生病欠下的债基本还清。每周她都要做点好吃的,带着婆婆去养老院看望大小叔子。每个月她都要坐长途车去精神病康复中心看望二小叔子。

今年10月,儿子从部队服役归来,握着她的手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有能力了,以后看望叔叔、照顾奶奶的事由我来做,你要歇歇了。”这简单的话语,像一股暖流温暖了她的心,她的热泪夺眶而出。她捧着丈夫的遗像失声痛哭:“老公呀,我们家没有散,我们家孝老爱亲的家风在传承!”

    点赞

    收藏关注

    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