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针对老年人的诈骗!
所属分类:虚构险情 阅读次数:1868 发布时间:2024-09-20

投资20万元
3天内获得6万元的利润?
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
对互联网认知不足,
喜爱理财等特点,
屡屡将黑手伸向老年群体
下面
来看一件真实案例
↓↓↓
4月17日,南阳市淅川县公安局接到反诈平台预警,辖区居民周某正遭遇电信诈骗。
民警火速在银行找到周某,此时周某正准备将养老用的20万元转出,民警见此情形耐心劝说,但周某不相信仍要进行转账。为避免周某上当受骗,民警“抢”过手机进行阻止。
后经了解,周某年近60岁,其通过手机接触到一个非法投资网站,网站客服人员通过聊天取得其信任,引导周某将自己的积蓄和养老金转入该平台,投资20万元可在三天之内获得6万元的利润,在巨额利润下,周某深信不疑,差一点被骗。
一起擦亮眼睛
避免上当受骗
象警官给大家整理了
老年人防骗指南
一起收藏牢记!
一、保健品型骗局
骗子以抽奖、免费旅游等噱头吸引老年人,以虚假体检报告等方式,谎称老年人患有疾病,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销售非法、质量不合格产品。
真相:犯罪分子经常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诈骗老年人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而非真的向老年人出售保健品。他们推销的所谓“老年理疗品”“保健品”基本“毫无医疗价值”。
二、投资类骗局
1、“投资养老”骗局揭秘
骗子会通过组织旅游、参观、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博取老人的信任。再告诉老人他们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后,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获得北上广、苏杭蓉等地的房屋居住权。投资越多,福利越好。
真相:所谓的“养老服务”项目只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骗子只会给予老年人口头承诺或是签订空头合同,利用话术和PS图片进一步诱导老年人,掏空他们的钱包。
2、“以房养老”骗局揭秘
骗子会以“房本在家无用”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每月还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同时也不耽误老年人自住或租住。
真相:骗子会将老年人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由其处置。后续,当入局老人数量变少时,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贷款公司和职业放贷人的债务催收,乃至被逼卖房还债。
3、“投资返利”骗局揭秘
骗子以投资返利或消费返利的方式诱导老年人投资消费,现场发放粮油米面,更有甚者还会承诺免费旅游等额外福利。
真相:这种骗局完美利用了老年人的“占小便宜”心理,从本质上看,还是骗子利用言语获得老年人信任后的“空手套白狼”。
三、免费赠送骗局
骗子以销售保健药品为幌子,租场地专门针对老年人授课,实施诈骗。他们通过免费赠送鸡蛋、水果还有小家电,每天都有数名的老人被吸引前去听课。当老人们被成功洗脑后,骗子又欺骗他们去买毫无用处的产品,每隔几天卖一次产品,但隔天都会如数返现,以此一步步引老年人上钩。随着骗子销售产品的价格逐步增加,老人们再也收不到购买产品的返现了。
真相: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只能是陷阱,这种免费赠送的骗局就是抓住了贪便宜与从众的部分老年人心理。
四、低价旅游骗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对于外出游玩的热情不断高涨,各大热门旅游景点经常能看到老年旅行团的身影。但也有不少黑心旅行社为老年旅游人悄悄“设套”。
真相:旅行社以如“800元云南五天四夜游”等低价游、免费游的噱头吸引老年人参团旅游。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高于市场价多倍的价格卖给老人们。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旅行社降低住宿、饮食标准,或将各种需要付费的景点排除在低价团费之外。
五、社保类骗局
谎称代办社保的骗局
真相:不法分子谎称能以特殊条件帮助办理社保,在收到受害人巨额钱款后携款跑路。
发放社保补贴或办理“优惠”参保缴费的骗局
真相:不法分子冒充社保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受害人以要发放社保补贴或者办理社保“优惠”转档需要提供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及密码等个人信息或者缴纳一定的手续费的方式实施诈骗。
谎称社保卡出现异常的骗局
真相:诈称受害人社保卡故障或者在异地被刷卡,声称社保局已锁卡,要求受害者提供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及密码等信息;或者声称为防再次被盗须办理转款手续诱使受害人将钱转到指定账户。
谎称个人信息被盗用办理了异地社保,社保卡涉嫌犯罪的骗局
真相:此类诈骗往往与冒充公检法相结合。不法分子冒充社保工作人员称受害人社保卡牵涉违法犯罪案件,需要受害人配合异地公安机关调查,之后声称帮转接公安机关或者让受害人拨打指定的“异地公安机关电话”,通过电话诱使受害人配合调查,将钱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警方提示
●不要贪图便宜: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提高法治意识: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端正保健理念: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树立安全思维: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各种与身份信息或银行卡绑定的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通过公共网络环境使用金融服务。
●警惕上门推销:由于老年人独自在家时间居多,日常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保持警戒心理: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在此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提高反诈意识: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公检法,提到钱(转款),第一时间是要核实其身份,无法核实立即拨打110或96110进行求助;在此特别提醒公安民警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凡是通过电话、网络联系,要求配合办案的都是骗子。
点赞
收藏关注
虚构险情推荐
相关推荐
-
江苏苏州:警惕“冒充领导”类骗局,快来看看防范攻略!
“冒充领导诈骗”即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及领导信息并...
2024-05-31 -
江苏银行:联合各地警方重拳打击非法代理维权,协助查处多起案件
近期,江苏银行工作人员在处理一例客户投诉的过程中,发现客户提...
2024-05-31 -
什么是“百万保障”诈骗?“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修复征信”等事情靠谱吗?快进来一探究竟
Part1:“百万保障”骗局你听说过“百万保障”吗?“您好,...
2024-05-31 -
每日反诈播报|上好开学第一课,护航青春共成长
FM91.1苏州新闻广播本周开始,很多中小学和大学都要陆续报...
2024-05-31 -
“代客预约”苏州博物馆达两个月,男子被刑拘
一直以来,苏州博物馆实行实名制分时预约参观制度。苏州一男子利...
2024-05-31 -
苏州大学造黄谣学生被拘十天暑假执行, 其与受害者对话曝光:希望得到原谅
3月17日晚,一篇题为《被挂在黄色网站上的女孩们》的文章在网...
2024-05-31
热门推荐
-
苏州一女子裸体被绑桥后续:警方介入,疑似知情者透露情感纠纷
在一些悬疑影视剧中,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镜头,有一些受害者,
2024-05-31 -
构建“慈善+”新生态 苏州助推“社会向善”
立足于经济高速增长和技术创新驱动,在苏州,慈善也有了新模样。
2024-05-31 -
2024年苏州市新年慈善晚会举行 16家爱心企业捐赠款物超5900万元
1月6日,“文明苏州 向上向善”——2024年苏州市新年慈善
2024-05-31 -
江苏苏州:警惕“冒充领导”类骗局,快来看看防范攻略!
“冒充领导诈骗”即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及领导信息并
2024-05-31 -
张家港:10吨!全是假的,集中销毁!
货值155.8万元张家港集中销毁一批假冒伪劣商品3月13日市
2024-05-31 -
蓝光天悦城带车位四房两厅两卫家电齐全,拎包入住,出门地铁商场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