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进店抽中大奖,倒赔几千元!小心新型消费骗局
所属分类:虚假消费 阅读次数:1522 发布时间:2024-05-17

中国消费者报
抽奖抽中了平板电脑
必须先充值6800元成为会员才能兑换
街头扫码抽奖中了平板电脑
兑奖需要下载APP并充值
……
近期
一种“线下引流线上充值”的
新型消费套路频繁“现身”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商家打着“全屋智能电器”“全屋定制专家”“全屋厨电”“智能家电电器”的旗号,包装成高端电器专卖店,四处邀请消费者参与免费抽奖。真正中奖后,却要求消费者下载APP,并诱导充值或预存购物金等,部分商家甚至诱骗消费者使用支付宝花呗或其他小额贷款进行分期付款。
抽中商家大奖
但想要兑奖要先充钱
2023年底,消费者沈先生向厦门市海沧区东孚市场监管所投诉称,他在一家“全屋智能电器”店铺抽中了一台平板电脑。但兑奖时,店员却告知他必须先充值6800元成为会员后才能兑换奖品。
“说是免费抽奖
实际上却得先充值消费
这不是骗人吗?”
沈先生认为
抽奖之前商家并未提前告知需充值
涉嫌欺诈消费者
于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东孚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接到投诉后立即前往现场处理。执法人员认为该商家的行为涉嫌违反了《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现场约谈商家负责人,并要求立即停止抽奖充值活动。
厦门市海沧区东孚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对“全屋智能电器”店进行检查。资料图片
莆田市消费者张女士
也有相似的遭遇
2023年9月9日,她逛街时被一名推销员邀请到一家“全屋定制专家”店免费参加开业抽奖活动,结果抽中了平板电脑。兑奖时,店员说她需先下载一款名为“天天特价”的软件并充值6000元钱,这笔钱可在店内或“天天特价”商城上消费。张女士充值后,看着店内空荡荡的没几样电器,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于是提出要退款。工作人员口头答应退款,又以需走流程为由让她回去等,最终张女士也没能等到退款。9月12日,接到张女士投诉的莆田市涵江区涵西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现场查看时,发现该门店已关闭。目前,这家门店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记者调查发现
有的商家还会诱骗消费者贷款充值
有的甚至利用帮助消费者
下载商城APP的机会
私自从消费者的花呗中贷款充值
2023年9月21日,厦门市消费者江先生遇到“扫码送数据线”的推销活动,扫码后又被推销人员邀请参加免费抽奖活动,中奖一台平板电脑。推销人员将江先生带到一家名为“全屋厨电、智能家电电器”的电器店领奖时,店员让他先下载“1号商城”APP,然后借帮他操作手机之机,通过他的花呗贷款6900元充值到该商城,并声称充值款可在“1号商城”购买电器。江先生要求退款,几经交涉,该店才退还6000元,并称剩下900元必须用于商城消费。
以免费抽奖引流的商家
并非品牌电器专卖店
关店“跑路”现象普遍
记者调查发现,在“线下引流线上充值”新型消费套路中,那些以免费抽奖引流的商家并非品牌电器专卖店,此类商铺多是临时装修,十分简陋,店内摆设的电器产品也很少,只是起到“点缀”作用。店员与消费者沟通时,对涉及的品牌方、活动细节含糊其词,也拿不出具体的活动资料,仅一味催促消费者下载APP,或预存、充值数额不低的金额,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关店“跑路”现象比较普遍。
闽侯县青口镇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3年6月,该镇有15名消费者因参加免费抽奖抽中了平板电脑,为了领奖,他们在一家名为“乐享电商”商店内下载了“蓝莓集市”购物APP,被店家偷偷用花呗贷款充值,涉案金额超10万元。目前,该商店经营者已联系不上,消费者已向公安部门报案。
前文所述厦门东孚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在对“全屋智能电器”店检查时也发现,商店并非品牌电器生产方或品牌电器授权代理方,所销售的也只是小家电,如充电宝、小风扇、数据线、热水壶等,与“全屋智能电器”概念相差太远。1月9日,东孚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电器店目前已关门。
小心“虚假中奖”
消费者如果忽遇大奖
要保持警惕以防上当
记者梳理发现,“线下引流线上充值”套路基本一致,都是让消费者免费或扫码关注后参与抽奖,消费者轻松中奖后将其引入店内操作下载相关商城APP,诱导消费者给商城户头充值或者“帮”消费者贷款充值。事实上,中奖的平板电脑等多数是便宜的商品。
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许东认为,商家在抽奖之后才向消费者告知有相关兑换规则,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在兑奖过程当中产生争议,应及时报警或者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北京浩天(福州)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丁兆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商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制造充值假象,而根本就不想把所谓的商城APP内商品销售给消费者,造成诸多消费者受骗,那么很有可能会界定为刑事犯罪,构成诈骗罪。如果商家真实存在商品、实体店及交易,消费者所充值的钱款能购买所谓的商品,但可能达不到相应的价值,这种情况可能会被认定是民事上的违约行为,或是欺诈行为。消费者如果忽遇大奖,要保持警惕,以防上当。
厦门市海沧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指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经营者开展促销活动,应当真实准确,清晰醒目标示活动信息,不得利用虚假商业信息、虚构交易或者评价等方式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者相关公众。相关经营者开展有奖销售活动的经营者应真实准确、全面完整的告知消费者活动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点赞
收藏关注
虚假消费推荐
相关推荐
-
江苏苏州:警惕“冒充领导”类骗局,快来看看防范攻略!
“冒充领导诈骗”即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及领导信息并...
2024-05-31 -
江苏银行:联合各地警方重拳打击非法代理维权,协助查处多起案件
近期,江苏银行工作人员在处理一例客户投诉的过程中,发现客户提...
2024-05-31 -
什么是“百万保障”诈骗?“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修复征信”等事情靠谱吗?快进来一探究竟
Part1:“百万保障”骗局你听说过“百万保障”吗?“您好,...
2024-05-31 -
每日反诈播报|上好开学第一课,护航青春共成长
FM91.1苏州新闻广播本周开始,很多中小学和大学都要陆续报...
2024-05-31 -
“代客预约”苏州博物馆达两个月,男子被刑拘
一直以来,苏州博物馆实行实名制分时预约参观制度。苏州一男子利...
2024-05-31 -
苏州大学造黄谣学生被拘十天暑假执行, 其与受害者对话曝光:希望得到原谅
3月17日晚,一篇题为《被挂在黄色网站上的女孩们》的文章在网...
2024-05-31
热门推荐
-
苏州一女子裸体被绑桥后续:警方介入,疑似知情者透露情感纠纷
在一些悬疑影视剧中,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镜头,有一些受害者,
2024-05-31 -
构建“慈善+”新生态 苏州助推“社会向善”
立足于经济高速增长和技术创新驱动,在苏州,慈善也有了新模样。
2024-05-31 -
2024年苏州市新年慈善晚会举行 16家爱心企业捐赠款物超5900万元
1月6日,“文明苏州 向上向善”——2024年苏州市新年慈善
2024-05-31 -
江苏苏州:警惕“冒充领导”类骗局,快来看看防范攻略!
“冒充领导诈骗”即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及领导信息并
2024-05-31 -
江苏银行:联合各地警方重拳打击非法代理维权,协助查处多起案件
近期,江苏银行工作人员在处理一例客户投诉的过程中,发现客户提
2024-05-31 -
张家港:10吨!全是假的,集中销毁!
货值155.8万元张家港集中销毁一批假冒伪劣商品3月13日市
2024-05-31